這篇是我華神延伸部的同學,也是校本部的神學生所作的報告,經過他的同意,我放在這。

先秦三儒孔孟荀的苦難觀與福音的切入

報告大綱

壹、緒言

貳、中國古代的思想傳統與孔孟荀的天命觀

參、孔孟荀對苦難的詮釋

肆、以神觀及救贖觀回應儒家

伍、結論:福音的切入點與應用

壹、緒言

人生的旅途中,沒有人能避免艱難或苦難,引起這一些艱難或痛苦的或是自然界旦夕而起的災難,或是偶發的事故,甚至是人惡意加諸的。苦難作為一種生命性的反省的課題是必然的,人對於苦難的詮釋正是他生命的底蘊,是他生命觀的試金石。對於苦難的思索其關鍵不單單在於認清苦難的現實,及在面對苦難的態度,更是在追尋苦難的背後是否有生命的意義。

華人對苦難的詮釋深受儒、釋、道的影響。佛教因受印度固有文明的薰染,以生死輪迴與涅槃解脫為核心問題所在。釋迦出家的原因是有感於生老病死之苦與人生的無常,出家學道的目標在超脫生死苦海。道家莊子面對妻子的過世以『鼓盆而歌』表達對苦難的平常態度,面對苦難順勢無為。而本報告將探討孔子、孟子及荀子對苦難的詮釋,以及透過基督信仰反思先秦儒家苦難觀,以期找出一條由孔孟荀儒家至耶穌基督的新路,使福音在苦難的議題上有本土化的切入點,可以增進對華人傳福音的果效,並進而在耶穌基督裡有得勝苦難的盼望。

貳、中國古代的思想傳統與孔孟荀的天命觀

當我們開始探討苦難的時候,必須先討論「世界觀」,不同文化所發展出來的「世界觀」正是人類面臨生、老、病、死、苦……等人生問題的智慧。在討論苦難與生死的態度之前,更根本的問題必須先面對宗教超越性的問題。苦難的問題引發人對於自我存在的意義與價值產生探索,苦難更使我們追尋是否有超越者的存在,所以我們對於形上的「天」或「上帝」的觀念及「天命」的概念,就左右著我們對於人生苦難的詮釋,進而影響我們對於人生處境產生抉擇與回應。故,我們討論孔、孟、荀的苦難觀及福音的切入點以先,我們必須先認中國的「形上」傳統及孔、孟、荀三儒的「天命觀」。

中國古代的思想傳統

中國上古時代有著超越性的宗教信仰的原始觀念1「帝」、「天」、「天命」。中國思想中天命觀的形周初據詩經所言,「天」一「形上意義的實__________以「天道」2代表之,「天意」代表「人神」或「人天」。3書經亦常有種「人天」觀念,作為政權興廢主宰。「人天」作為「世界的主宰」的起源雖法考定代,是中國便有的信仰。「天」賞善罰惡的能,當人多行不義必然降禍,而有則蒙福。

詩經書經的觀念中,人的「命」由「人神」或有意的天所支配,這超越的主宰是人價值的根,所以人應當設法測知「天意」,並實。「命」的觀念影響中國文化甚深,學大師唐君毅簡述「命」的觀念對先秦諸子的影響:「孔子言命,子言命,莊子言命順命,老子言命,荀子言命……諸子之說各同。而同遠源詩書中之宗教性之天命思想4。」前過世位哲學大師勞在他的著作中國史》

「天命」時如此說中國古代的思想之中,「天」「人」之的關,深切影響先秦儒家的思想,影響著對人生意義價值苦難的解釋。

孔、孟、荀三儒的天命觀

倘若我們「人」在宇宙間存在的歷程遭遇和變化界為「命」,從理論的度來,人類對與宇宙或「天」和個人命之關的態度,主要5

一,「命」不可,故人應努力實現「命」。其意義人的「命」由「人神」或「意天」所支配,這超越的主宰是人價值的基,所以人應當實踐此「人神」的「意」,中國商周時期的原始信仰和聖經啟示的基督信仰均採取此一觀點。

第二認「命」不可認超越之主宰將「命」於事實意義之「必然」,於是主張解事實之必然規律,以人應順此規律行動立場雖認人的「命」受限制,不過限制的不是超越性的主宰,而是自然規律。文藝復興運動發展之後,抬頭,神學受其影響產生的自然神論大致採取此立場,中國先中,荀子是一代表性的人6宗三先生荀子論「荀子言人道以天,而天道無所道,有道,亦只是自然7,荀子的天不是宗教的,不是道的,不是形而上的,而是自然的,是可以作為學對8

三,認有「命」之領域,由之而出「自或自我此領域中根本無可作為,故人應種「命」之領域,而自。印度佛教追超脫涅槃及中國道家無為而順應自然為立場

第四,這是孔、孟的立場,「義命分立的天命觀」。他們認為作為自然界的人,必要承受生老病死等無可避的命是作為有道主宰,人必須實踐源自於超越本的「道德規律」,以完成其「天命」或「使命」。先生以為一種不,不落物化,不求捨離以自覺主宰在自然事實上建立秩序的「人文義」。孔孟這種「義命分立910的觀念,奠定了日後儒學精神的方向,使得儒學脫離商周以來「人天」意的影響,由於「義命」已分立,人的主宰性就有一明確的肯定,「天命神意」不再支配價值觀系統,而決定了儒學關於宗教層面問題的處,進而影響孔孟對於人生苦難的詮釋。

參、孔孟荀對人生苦難的詮釋與苦難的出路

先秦儒家沒有專論苦難,近代學者沒有關的專論,因本段的論大部由孔、孟、荀三子的關著作或言論中摘要歸納整

孔子孔子就道是,子曰:「至於道,,依於,游於論語‧。一的就是道,這基督教的道不同,這裡指的「」是人的心。孔子教導人在困境中自我超越,面對困難而無懼。孔子並鬼神11,他認對鬼神無,所以不加以談論。由於鬼神是未知,所以當孔子遭遇苦難或人生的困境時,他不祈鬼神救自己脫困境12,指憑自己「」的信念,來面對困境,在困境中孔子追的道是古聖王君子之道,並超越的救贖者。以下論語記載中舉數例來討論孔子對人生困境的回應。

孔子面對濟窮乏

孔子在數處提他對於濟處境或者貧富貴賤的看法。我們為熟悉的是,價顏回時透露孔子對於處濟缺乏時的態度13,顏回在濟缺乏時仍可以樂在其中,不像人在憂慮中。在〈里子以「道」作為人生活的準則,貧富貴賤皆不予計較,這是子與一般人的不同的生活選,就算子處在緊急原文:造次或是顛沛之中透露孔子對貧富貴賤以及身處在苦難的環境之中仍堅守「道」的準則14在與衛靈公論也說出面對貧窮的信念,子應該學習追求治國之道,使他可以食之祿而不是一直憂慮自己處在貧窮的苦境。15

當孔子在陳被困而絕糧之時,在與子路的對談之中,更深刻地了孔子對於子受苦的信念。16子不是不會遇見窮困潦倒,可貴的是在苦難中仍持守其信念。在〈子罕〉中孔子自貧賤為砥礪自己學習的機,不以貧賤為恥。17

孔子面對死帶來的苦難的回應

論語》和《公羊傳中,有不少關於孔子在面對死亡情境中,表現出十哀傷的記載,特別是他面對他的弟子顏回子路之逝世所流露的18。 孔子面對顏回的逝認為這是「天害了我」,面對子路之死孔子「天斷我」19。孔子是否在死的苦難中進一表達對一天的呼喊,或者這是人性中本然的一種緒語言,我們無明確是面對子路問死有關的事之時孔子就將問題轉向今生的實,「未知生,焉死」〈先進〉就是孔子基本的態度。孔子教導學生面對死所帶來的苦難,他教導「葬以禮,祭之以禮」,藉著肯定孝道祭禮的意義,表達儒家重今生、重實、以人為重的人文思想,避免觸及死後是否有超越生命的議題20

當孔子在匡面對生死交關的處境時,他泰然面對死脅,將他自己的危訴諸於「天」21,這是孔子自於「天」或「天命」而面對生死的表現。

孔子自述要到五十歲才得天命,孔子認為命就是人在遭到不濟時,體會個人的限制,反省自身的真實性,不怨天不尤人,且下學而上達,因此個人在現實生活碰逆境不幸,這些難關反而是使人返回自身作深層內省的機,所以孔子認為苦難是作為人修養最好的契機。

孟子

孟子對於苦難的議題令人印深刻的是,苦難為一種磨練,期待藉苦難就美的品與能肯定苦難給人的積極意義。以下舉數例來討論孟子的苦難觀:

孟子對苦難積極的詮釋

一般認為苦難是人所惡的,快樂才是人皆追的,孟子明顯地以積極的態度來面對人生的苦難,以下試舉〈告子下〉〈盡心上〉二篇探孟子的苦難觀。

「孟子曰:「發於畎畝之中,傅舉於版築之閒,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里奚舉於市。故天將大任於是人,必先苦其心其筋骨,餓其膚,空乏其身,拂亂其所為,所以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家拂士,出無敵國外患者,國恒。然後生於憂患而死於。」 」告子下

孟子曰:「人之有慧術者,恒存疢疾。獨孤孽子,其操心危,其慮患深,故達。」

盡心上

這裡描寫出孟子面對苦難所體會一種人生的智慧,人因憂患而生,因樂而死。孟子在盡心上更是對苦難疢疾帶來對人性的砥礪,使人備道、智慧、本知識。而孽子所處在生死危殆之使其思想何避禍求生,自然明白人而通達事

荀子

作為先秦時代的後一大儒,荀子自命為孔子的真正傳人,他確實在基本面繼承了孔子的精神。戰亂的時代給荀子極深的痛苦,懷抱想的荀子飽嘗人性的黑暗,以他對人性的惡有極深的解,荀子所論的苦難不單單是人性的苦難而,他更多地關懷是整個社會國家性的苦難。以下探討荀子的性惡論與苦難的關,藉此初探荀子對於人性惡與處苦難的世代所得的智慧。

性惡論與苦難

荀子性惡論大體見荀子第二十三的性惡》篇

人之性惡,其者偽。今人之性,生而有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生而有疾惡焉,

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生而有耳目之欲,有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必出於爭奪,於犯。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於文,而。用觀之,然,人之性惡,明矣。其者偽

在荀子論證性惡之中,我們看見人生的苦難於人性中的惡,人之性「利」、

「疾惡」、「有耳目之慾」,人性之惡小產生爭奪、淫亂,大遭致天下大亂。在那苦難的時代,荀子重視政治社會構,希冀藉這禮義的教育化人性之惡,並期待國家為者能達到治亂的目標,進而解決人世的苦難22,而期待「天」彰顯公義23,因荀子認為天道不因如堯的明存在,不因如桀暴君而失去,天是不的,與人世無關,所以解決苦難勿於天,應於人。由於人的命運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24,禮義教育的目標是「性」的層面,期待藉著「性」的醒達伏惡性」的目標。

綜觀先秦三儒的苦難觀,有所差異,不脫靠人的修養或者是禮義的教育來突破人生活中所面對的苦難議題,藉著修己達克服苦難所帶來的怨天尤人,孔孟皆論人生福都是天命,然而天命不是命的擺佈,而是人在苦難處境下所深切體會限制,透過修養功,實義」之道以子」。而荀子更是著於禮義外在的教化,希冀提供一條社會國家性的苦難的出路。

孔子人道於天道,將人生的追放在實「天命」,「天」也成為孔子在人生苦難中所訴諸的超越者25。孟子於孔子,強調人所當的「義」於訴諸於「天」,強調苦難為雕塑人的良機是出於「天」的驗,帶給人面對苦難的一種積極的態度。荀子將「天」、「人」分立,人獨於天之外,自然人惡性帶來的苦難問題沒有一超越人的「天」介入的空能寄望人的惡性藉教導禮義以伏之。

肆、以神觀及救贖觀回應儒家

探先秦三儒對苦難的詮釋與回應之後,接下來以基督信仰來反思儒家的苦難觀,及福音的切入點。由於幅有之故,我以兩個角度回應儒家的苦難觀。其一,以「神觀」回應。其,以「救贖觀」反思。後以「終末觀」反思。以「神觀」的度論儒家的觀點為何能以人為焦點。以「救贖觀」的度論儒家為失去救贖觀之後無觸及人在苦難中所需的終極關懷,以儒家無法成為苦難大眾心靈的依靠與慰。「終末觀」反思儒家缺少的人性永恆意義,政治上無真正實「禮大同」的根本原因。

以神觀回應反思

基督教信仰面對苦難的議題時有著儒家全無觸及的度與深度。儒基面對人世人性的掙扎,同在充滿生老病死苦的處境,同在社會環境人難及的苦難之中,大的差異不在於對人惡性的體會,不在於苦難中積極的態度,不在於對人性的關懷,更不在於苦難的處境中所提煉的人生智慧。其大的差異在於「神觀」或「天」的概念與對「神」或「天」的信仰。因著儒家淡化有一超越的「人神」或「位格天」而轉向「人本」的關懷與現世道與「道」的追,以於在苦難中能在「有的人性」中尋找出路。儒家教導人在苦難中追自我超越,面對困難無懼而積極前,因不信鬼神而沒有祈超然之介入的可能,僅能憑人內心對於「、義、禮樂」的信念來面對困境。孔子的「天命」更是指的觀環境的侷而能何事可。梁燕城博士如此說:「孔子由天命所得之使命,及生命所限制,由此限制,人才具體化,人為人,人生為人生」26亦即人察自我限制,仍然可以致力義,不富貴功利,結果完成自我成聖之途,這學大師唐君毅先生所理會的「天命」之意。然而,「人神」或「位格天」的信仰度,在苦難中「天」就成了「無」的限制,「天」本身沒有意人就無所畏懼。「天」脫離了原本宗教信仰的層面,而進入論「人」的「道」、「無能有」的置上。儒家的「天」更為那在苦難中「無」的遙寄者。

約伯在面對他人生的苦難處境中,因為他信仰一位格神」,祂與約伯是有互的,祂讓藉著自然界啟示人類的渺小,祂讓約伯明白祂對萬物的眷顧,「創造論」與「神的護為上帝回答受苦者的切入點。約伯對於這位格神」的信仰所建立的關,使他面對苦難時可以有一條「出路」,由於有一比人「公義」、「崇」、「全能」、「慈」、「信實」的那一人者」上帝,所以約伯的苦才不是獨自擔。約伯懷有「被伸冤」、「被幫助」的盼望,這是儒家所缺乏的。

以救贖觀回應反思

先秦儒家基於如此人本的天命觀及自我成聖27的追,以於在苦難中以「不怨天,不尤人。下學上達」論語‧憲問的精神來面對,以天委以大任的胸懷積極地看待自身之苦,期以禮樂達教化天下的目標就儒家入世的想。這更凸儒家的系統內所不足的「救贖觀」,中國上古的觀念中有深刻的「救贖觀」,這中國的文字學及上古籍所確28

苦難的議題中免不必須面對人性的惡與有,儒家然沒有在議題上缺席,是儒家試圖用教育的式解決這人性的黑洞。雖說儒家夏商周三朝偉大的文化精神,是在救贖論中「獻祭」的「天人救贖關」實質是失落了。在儒家「獻祭」為是「禮儀」、「度」,是「社會體制教育」的一部29。誠學者培之先生所指出的,在天人關中追在於自我的超越,不在彼岸的救贖。30楊慶球博士亦如此說:「儒家沒有拯救的觀念」31。儒家對於苦難中的人性感仍然不夠深刻,特別是同保羅在羅馬書第七章的掙扎,那種「知善不能惡無避」的苦楚,若非有深刻的「救贖」經歷,不然人靠自己是無

觸及並得勝的。

約伯受苦的呼喊中盼望得他的「救贖伯十九25,新約聖經啟示更直指耶穌這的「救」是為擔當世人的與苦難而來。耶穌明言:「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世界。」約十33「救贖觀」是苦難對終極的解答,而耶穌自己成了那答案的本身。

以終末觀回應反思

人性的終末論反思

儒家重今生,以於淡化甚至忽略人對永恆性的追的需淡化人性中對於死的恐懼。孔子一句「未知生,焉死」論語‧先進定了儒家探尋死觀的基使人性的終末的關懷為今生守喪之儀的教化意義32,及生生不息的生養傳33。隨著死而起的議題儒家的論可以付之闕,以於儒家無觸及人性終極的需,就是探尋「來世」、「不朽」、「永恆」……等。因儒家無超越死的不朽,以於中國人心靈深處對於生命永恆意義的追尋轉向道家「生死一34的自然法則哲思,其末者追丹術中不死的幻惑35,甚至人神化,修道升天。而至佛教東來,涅槃寂,輪迴世,西極樂……等更是擄獲中國人的心靈。

當人面對苦難的議題,必然生出終末觀的靈性需,這更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悟。基督信仰反思,傳道者在傳道中表達參盡日光之下事,盡是虛空捕風之時,仍有一永恆的悟。36這種超越今生的永恆意義,特別在苦難的議題上更加的重性。舉數例佐之,希伯來信心的榜樣亞伯拉罕等人盼望永恆的家鄉,而今生的苦楚。保羅「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為我們就極重無比、永的榮耀。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的,是顧念所不因為所的是暫時的,所不的是永的。」林後17-18由於基督死裡活的盼望,「永生」賜給凡信祂名的人,不信的人置在永的沈淪中,這是基督信仰對於中國人切盼的終末論的答案。神國新天的喜樂更是可以醫華人心靈因儒家的不足導被佛教空無涅槃、輪迴世之的一帖良藥。

歷史性的終末論反思

孔子以儒者對於國家政治有懷抱著想,孔子的想在「克己禮」37、「正名」38、「道齊禮」39,孟子懷有「輕」的期待,荀子更是有國家能禮義之道,這些都是儒家對於苦難的社會所懷抱的想。然而,面對政治孔子感嘆40代諸儒如此。人世的苦難透過國家這部機器的作來解決,這不僅是儒家的期待,更是今所處台灣這紛亂的時代所切盼的。道教育、民主……等,數千前孔孟荀想,已經到了。然而,歷史的教訓依舊,社會依然充斥著欺壓與不義,大同的想依然遙。殊不是人性敗壞浸潤社會國家體制的結果。

聖經啟示了歷史性的終末論,歷史有一開端,有一終點。人的存有將徹底改變惡除盡,引進永義。先知但得神的啟示,以終末的眼光看待世上獸的政權,至終被神粉碎。世上的邦國不,神國將臨,新天新有義人居於其內,更有公義的王治理。這是社會性苦難真正的終結,儒家的想無法逃脫人性的敗壞轄,以無以能。然而,基督信仰在歷史性的終末,羔羊掌的國度,是一個遠勝大同想的無苦難的世界。

伍、結論:福音的切入點及應用

上一段所提及的「神觀」及「救贖觀」正是福音回應儒家面對苦難可的切入點。我們可以學習保羅在亞略巴古佈道的講章,借用希臘的學,以異中同為起點,進而入福音的根本道。然而,熟悉儒家的「神觀」或「天道」觀是對話的基能藉《詩經》書》,及文字學來掌握中國上古神觀更可以找切入的機

以苦難觀而言,儒家缺少「救贖」,這正是我們福音的機。然而,以歷史觀之,由於儒家缺少「救贖觀」及「人終末觀」的論,以我輩同胞苦難的心靈被佛教的「救贖觀」及「終末觀」41所擄,被道家的「順勢無為」之所吸引。熟習華人本土的神學議題是對於福音作十的,本報告其中一目的是我人嘗試熟悉議題的一個努力,希冀對來的福音作有更的預備。

應用範例:

儒家的「敬天」、「祭天」的概念正是可以為福音佈道的切入點。肯定儒家「敬天」的傳統,這是人對於神的永能與神性普遍的感中國沒有聖經啟示是上古中國籍中的神觀正是我華夏民族對獨一有位格神的感的有。儒家堯舜道統,在苦難中,至孔子常表對「天」的敬畏42,亞孟子以「天任」為論。荀子道出「人性惡」,孔子道出人性的免不過錯43,孟子以「端」表達人異於獸的不同。正聖經所言人有「神的形」故尊於獸,而人卻有活在黑暗惡中的實。這也成為人世苦難的根。孔孟教導我們以積極態度面對人世的苦難,荀子強化社會教育的功能。這些

都是的,是儒家因不論及「神」而缺乏一種超越有的「經歷」,孔孟荀三大儒以一生之要改變那苦難的戰亂代。今,在苦難中的你可以積極的態度待苦難,這是你身為華人受儒家傳統薰陶的表現。你是否願意「上帝」祈,上帝的兒子耶正是為你我的「苦難」而來,他介入你的苦難,加給你量,使你更可以突破,正耶穌他一生也遭遇苦難,然而他已經勝過,並帶給我們盼望。

1 四書舜典「肆類於上帝,於宗……」;湯誥夏王滅德做威……爾萬方百姓凶害弗忍……天神福善禍谣災於,以彰厥罪;詩經天孔」,詩經臣工「明上帝」。

2 著,中國史》第p.6-9詩經中「形上天」的概念雅頌天之命,於

……。」在之「天之命」是天之法則方向,故是後世所之「天道」。

3 中國史》第p.18-21詩經半資料表現出「人天」觀念。種「人天」,原始信仰中之「神」,作為人間最高主宰詩經 烝民「天生烝民,有……」隱含著「天」的主宰性。論「天命」時,先必及一「人天」之意志;然後,由於「天」之意在原始社會中本是權威,於是進而將「天命」作為一價值標準看;換言之,及是以順「天命」為合乎「正義」。進一以人所肯定之「正義」,於「天命」者。於是,原始思想中,有將「正義」與「天命」觀念相混之結果。起於孔子之後,當有以「義」為出於「天」之種原始觀念之遺跡

4 唐君毅著,中國學原論p.501

5 著,中國史》第p.66-79

6 蔡仁厚著,孔孟荀p.369-372。荀子的天論篇》以「不為而,不而得,未知」,「為」與「」是意作用,天「不為、不」,表天是沒有意的。又說:「天有常,不為存,不為桀亡。」聖王暴君,而天並不因人的聖賢昏暴其常,可天是不,沒有智的。天沒有意智的作用,沒有愛憎好惡之的反應,它只著永恆的軌道,機械、自然的秩序。荀子亦說「天有常道,有常數矣」其所常道,是自然法則,自然秩序,而這自然的法則秩序,始終為天所遵

7 宗三著,名家與荀子p.214,臺北,學生局出版,1979

8 參註6p.371

9 「義命分立係勞解讀孔孟思想對於內心道德主體性的看法先生認為,孔孟思想中對義命的區肯定德主體性的重態度。他認為價值世界自然世界屬兩不同的領域。因使現實上的遭遇與吾人的意志相違背,無礙吾人義盡道。 參註5

10 唐君毅先生認為儒家是「義命不」。「義命分立」與「義命不」這兩種觀點的優劣不在本文的討論之列,有趣者可參照所列之參考資料唐君毅著,中國學原論 原道,臺灣:學生局,1973

,頁110-130242-247

11 孔子信有鬼神等超自然量的存在,所以他主張祭祀,而且必須虔誠祭祀,是孔子抱著「存而不論」的能度,認為:「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死」?〈先進〉因主張:「敬鬼神而之」〈雍〉,而孟子承了孔子的這種對鬼神的態度。

12 孔子於〈雍篇向樊遲論及宗教與鬼神之事後論及苦難可窺孔子思想中將鬼神之事與苦難分離的原。參「樊遲問。子曰:「務之義,敬鬼神而之,可謂知矣。」問。曰:「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論語‧雍

13 子曰:「哉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其樂。哉回!」論語‧雍也)

14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不以其道得之,不去子去,惡乎成名?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論語‧里〉。

15 「子曰:『子謀道不謀食。耕,餒在其中矣,祿在其中矣。子憂道不憂貧。』 」〈論語‧衛靈公〉我們需注意這裡是與衛靈公論國之道,與孔子追的道不同。本句仍指出孔子對於面對貧窮的態度。

16 「在陳絕糧,者病,莫能。子路慍曰:『有窮?』子曰:『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論語‧衛靈公〉

17 「大問於子貢曰:「者與?何其?」子貢曰:「固天縱之將又多。」子聞之,曰:『大宰知!吾少賤,故能鄙事。……』」〈論語‧子罕〉。子貢將孔子的多藝歸於天讓孔子為人,孔子反駁子貢,他將自己的博學少貧窮苦難中努力學習的果。

18 「顏淵死,子哭之慟,者曰:『子慟矣!』曰:『有慟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論語‧先進〉。

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論語‧先進〉。「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公羊傳‧哀公十四年》

19 參李宗侗註譯,春秋公羊傳今註今譯下冊p.641,台灣務印館,十九十一月三版。在公羊傳的譯註「天喪予」為「天害了我」。「天祝予」,祝意義為斷,亦即「天斷我」。

20 「子貢:『死人有知也?』子曰:『吾欲言死者有知也,恐孝子順孫妨生以送死也;欲言無,恐不孝子孫不葬。賜欲死人有將無知也,死徐自之,猶。』」《說苑‧辨物》

21 「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天之將喪斯文,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喪斯文,匡人其予何?』」(論語‧子罕) 。翻譯下:孔子在匡被困,他:「文後,文化產不都由我繼嗎?老天若要滅絕文化,我就不掌握這些文化了;老天絕文化,匡人能我怎樣?」

22 「今人之性惡,必將待聖王,禮義之化,然後皆出於善也。用觀之,然人性惡明矣。」〈荀子‧性惡〉

23 亂天邪?曰:月星辰瑞曆,是禹之所同也;禹以以亂;治。 天有常,不為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 。」〈荀子‧天論〉

24 荀子認為,人是獨的,天全是觀的存在,人的生活目標全來自於自己,人的生存意義不是由天的排與保護下才有的,這是一絕對的人本宣言。「大天而思之,孰與畜而;從天而之,孰與天命而用之望時而待之,孰與應時而使之。因之,孰與騁能而化之之,孰與理物

勿失之。願於之所以生,孰與有之所以。故錯人而思天,萬物。」〈荀子‧天論〉

25 雖說孔子的「天」已經離開上古中國的「意天」,是在苦難中「天」仍是孔子所訴諸的。

26 參梁燕城著,《哲學與符號世界:古代的精神資源》p.105,香港,華漢文化事業公司,1995

27 於道,,依於,游於」〈論語‧而〉這是一種追自我超越,自我成聖的態度。

28 文字學中,「祭」、「犧」、「牲」、「義」、「祥」……等字,皆有救贖有關的意涵。中國古籍《詩經》中「後稷肇祀庶無以迄至今」〈詩經‧大〉更是中國古代救贖觀的證。翻譯:自後稷開始祭祀上帝百姓可以卸去咎重擔,直

29 禮記中〈曲禮下〉、〈王制〉、〈禮〉、〈禮器〉等

30 培之著,中國主體維》p.148,北京,東出版1993

31 楊慶球著,中國文化新視域》p.86,香港,三聯店,20105月一版三刷。以下摘錄:在中國文化中,引往成聖之路博大精深,稱義或拯救的觀念卻極為缺乏。在儒家面,成聖的生活可以統攝稱義,所以儒家沒有拯救的觀念,有「盡性天」。

32 「子曰:『孝子之喪親,哭不偯,禮無容,言不文,服美不,聞樂不樂,食不甘,哀戚之情也

而食,教無以死傷生,毀不性,此聖人之政也。喪不過五示民有終9981 。為之棺衣衾而舉之,陳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措之。為之宗廟,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時思之。生事敬,死事哀戚,生之義盡矣,死生之義備矣,孝子之事親終矣。』〈孝‧喪親〉

33 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不告而娶,為無後子以為猶告。」孟子‧婁上

34 莊子曰:「天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論〉莊子曰「人之生,氣之聚。聚為生,散為死。」〈北遊〉

35 秦始皇尋不死之丹術。

36 9這樣來,事的人在他的碌上有甚麼益處呢? 10  神叫世人苦,使他們在其中受練。11 神造萬物按其時為美將永生原文是永遠)安置在世人心裡。然而 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傳道9-11

37 顏淵問,子曰:克己禮為。一克己禮,天下歸仁焉。〈論語‧顏淵〉

38 齊景公問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哉!信如君,父不父,子不子,有粟,吾得而食諸?」〈論語‧顏淵〉

39 子曰:「道之以,齊之以刑,免而無恥道之以,齊之以禮,有恥且。」〈論語‧為

40 「昔者仲尼與於蠟賓,事畢,出游於觀之上,喟然而嘆。仲尼之嘆,蓋嘆魯。言偃在側曰:「子何嘆?」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之逮,而有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疾者,皆

有所養。男有,女有。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大同。 」〈禮記‧禮

41 參陳郁著,先秦儒家與原始佛教基本思想的差異,p.37-49,國文學報15期,國立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出版,19866月。

42 「獲於天,無所禱」〈論語‧八脩〉

43 子曰:「人之過以其黨……」〈論語‧里〉翻譯:孔子:「人的過錯,同。 」

1.唐君毅著,中國學原論:原道篇(卷)》。臺北:學生局,1986

2.著,中國史》,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1968

3.蔡仁厚著,孔、孟、荀。臺北,學生局,1984

4.宗三著,名家與荀子,臺北,學生局出版,1979

5.宗三著,_中國學十九講, 臺北,學生局出版,1995

6.長耀著,思想的比較新訂版)》,世紀局,1981版。

7.傅偉勳著,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正中局,1994,五版。

8.培之著,中國主體維》,北京,東出版1993

9.楊慶球著,中國文化新視域》,香港,三聯店,20105月一版三刷。

10.梁燕城著,《哲學與符號世界:古代的精神資源》,香港,華漢文化事業公司,1995

11.奎著,論語辯證,聯出版19835版。

12.雲五編,論語今註今譯,台灣務印館出版,19847月修訂一版。

13.雲五編,孟子今註今譯,台灣務印館出版,19841月修訂一版。

14.熊公註釋,荀子今註今譯, 台灣務印館出版,198511月修訂版。

15.雲五編,《詩經今註今譯,台灣務印館出版,198511月修訂版。

16.雲五編,今註今譯,台灣務印館出版,198410月十版。

17.雲五編,禮記今註今譯)()》,台灣務印館出版,198410月修

版。

期刊

1.郭其才著,苦難與修養,人文月刊》二○○一年六九十期,

2.陳郁著,先秦儒家與原始佛教基本思想的差異,國文學報15期,國立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出版,19866月。

3.施瑋著,約伯記與中國人的認,恩福季刊,恩福文化宣教使團出版,201210月。

4.德和著,荀子性惡論之意義及其價值,鵝湖,鵝湖月刊雜誌出版,19949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sanna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